搜索
【大公网】|启泰科技:为了国家战略安全虽苦犹荣
- 发布时间:2019-10-24 14:42
- 访问量:
【大公网】|启泰科技:为了国家战略安全虽苦犹荣
【概要描述】近日,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启泰科技)受邀参与央视2套《对话》节目录制,畅谈传感器芯片部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广泛应用。
- 发布时间:2019-10-24 14:42
- 访问量:
近日,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启泰科技)受邀参与央视2套《对话》节目录制,畅谈传感器芯片部件在工程机械领域的广泛应用。芯片作为传感器核心部件及重要载体,为企业更好自主研发、高新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契机。当天,据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董事长王国秋介绍,通过十多年的攻坚克难,由启泰传感自主研发的、像毛细血管一样结构的压力敏感芯片和压力传感器,弥补了中国在该项技术上的短板和弱项。启泰传感的“中国芯”,正成为攻破该项尖端技术“堡垒”被世界垄断的利器。
《对话》节目录制现场。
据启泰科技副总经理兼支部书记李云介绍,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启泰科技攻克了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中关键的核心技术和工艺,填补了国内的空白,使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传感器得以大规模产业化。而王国秋也成为我国“中国芯”的较早研制者,曾获得军队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和二等奖,主持过4项国家级集成电路项目,湖南省政府曾给其记一等功。
启泰科技副总经理兼支部书记李云接受记者采访。
李云介绍,董事长王国秋率领的启泰科技于2003年研制出我国第一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图像与视频压缩编码解码芯片后,从此,这位崇尚一生做好“中国芯”的企业家便一门心思扎下去。岁月不负有心人,16载寒暑风雨兼程,5000多个日夜辛勤耕耘,王国秋以卓越的才能、超凡的毅力,终于成就了“中国芯”这一高科技尖端技术不再卡在别人的脖子上。这一路走来,虽然经历了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但是,为了“中国芯”尖端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为了国家战略安全,虽苦犹荣。因为,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执着,才更显珍贵。
节目现场,王国秋向大家介绍公司自主研发的压力敏感芯片和压力传感器。
数学教授热衷于“中国芯”研发
其实,1963年出生的王国秋,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那就是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3年,王国秋从湖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来到国防科技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并留校工作。1999年,其转业回母校从事数学教学,2002年任计算数学博士生导师至今。然其研究的却是和数学看似不相搭的传感器技术。当天的《对话》采访中,王国秋教授笑称:这只是一项“业余爱好”。
那么,这样一位数学教授,又是怎样将“业余爱好”转变成如今真正从事的职业呢?也许,正如他的名字一样,骨子里就流淌着家国情怀。也正如启泰英文名CHNTEK,中国技术一样,跨行的“业余爱好”正是缘于对“中国芯”的满腔热情。
王国秋团队十余年的科研成果——金属溅射膜压敏芯片。
“在集成电路和微机电系统(MEMS)这块,我们国家的基础非常薄弱,上世纪六十年代,欧美日就开始起步,而我们当时却被耽误了。”王国秋说,这一耽误就落后了二三十年。
2000年,国务院出台《鼓励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扶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瞬间掀起了一股集成电路投资热。看到机遇的王国秋与人合伙成立了一家叫“中芯”的数字技术公司,并于2003年研制出我国第一片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图像与视频压缩编码解码芯片。彼时,DVD进入千家万户,但解码芯片全部要从国外进口,每一台DVD得付几美元的专利技术使用费。
唯有创新才不会受制于人。2006年,王国秋毅然成立坐落于长沙浏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把研究重心转向应用更为广泛的压敏芯片,致力于不依赖出口段“中国芯”的研发,并决定走产业化道路。但是,压敏芯片的研制难度远超王国秋的预料。在王国秋的字典里,所做过的实验已经数不胜数,最能够见证压敏芯片研发过程的莫过于烧坏的一箩筐“纽扣式”基底材料。
然而,解决自主创新研发只是企业提高市场核心竞争力,实现稳定发展的冰山一角,材料、设计、设备、制造、封装,每一道核心环节创新突破都需要资金的强有力支持,资金链断裂这一突出问题也是很多刚起步企业所面临的共性问题。
工作人员在超净车间进行芯片生产和检测。
王国秋坦承,面对各种困境,自己也有过几近崩溃的时刻,但从未想过放弃,甚至当时还打出了“不管企业是否实现盈利,也一定要研发出不依赖于进口的‘中国芯’,在产品价格与质量上与国外竞争”的口号。凭着对于“中国芯”的热忱和湖南人“霸得蛮,吃得苦”的品质,王国秋最终坚持了下来。2013年,压敏芯片关键技术的“堡垒”终于被攻克。
MEMS传感器生产基地第一家
那么,如何才能彻底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对于高端传感器的进口?湖南启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积极的尝试。随着湖南启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传感物联网产业园在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开工,总投资10亿元的项目,将建设国内首条工厂化非半导体基底材料的MEMS(微机电系统)传感器生产线。这标志着代表“中国技术”的高端传感器项目正式起航,将彻底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对高端传感器进口的依赖。
据悉,普通传感器是一种信号获取装置,处在产业的最前端,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而MEMS传感器是采用微机械加工手段制备基底,运用微电子技术加工有关功能电路而制造出来的新型传感器。其是微电子技术的延伸,物联网的末梢神经,牵动着互联网社会的发展,将对21世纪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和人类生活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启泰即是从事传感器中最核心的硬件产业,处在产业链的最高端,启泰传感物联网产业园项目是适应市场需求、助推产业升级、带动力强的项目。为适应物联网的发展,公司还将推出数字、网络、智能传感器,力争将启泰信息打造成为品类齐全的物联网传感器专业公司,成为行业的老大,进入国际第一方阵。
目前,园区也在积极引进一些物联网的关联企业,并将与浏阳制造产业基地合力将其打造成我国首个MEMS传感器产业基地,形成一个国家级、甚至世界级的物联网产业集群。
首批国产压敏芯片下线 打破欧美日垄断
2019年2月26日,浏阳高新区启泰传感下线首批国产压敏芯片,打破欧美日企业核心技术垄断,可广泛应用于智慧城市、交通轨道汽车等领域,项目二期达产后年产值可望突破150亿元,实现了和西方发达国家同类产品至少可以说同属第一方阵。
一颗直径不过五六毫米的“小纽扣”,可以非常精确地把压力数据转化为电子信号,传送到你想要的接收处理终端。很难想象,长期以来,这类核心技术和高端传感器市场基本上被欧美日企业垄断。2019年,垄断的坚冰开始消融。1月16日,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压敏芯片生产线在浏阳高新区正式启用。
压敏传感芯片。
接着,王国秋带领团队全力以赴加紧工艺研发和生产线设计。在集成电路行业里,设备、材料、设计、生产、测试、封装六个部分构成上下游产业链,一般一个企业只攻其一。而王国秋的压敏芯片线,因为涉高压、涉高温,基底材料并非普通硅基,而是特种金属,无法直接购买使用现有的设备,无人可以提供完全配套的体系。这意味着从材料、设备到技术、工艺,启泰必须依靠自主研发,实现自给自足。
时间是见证企业辉煌与奇迹的重要节点。通过7年时间攻克关键技术,3年时间研发核心生产工艺和联合研发关键设备,启泰传感实现了很多工艺、技术完全靠自主攻关。截至2019年2月,启泰传感已申报发明专利11个、实用与外观专利6个,掌握了大量的制程核心工艺。
“产线已通”“性能卓越”,意味着第一批产品于2019年1月16日正式下线,并于1月29日在消防水压物联网系统中投入使用,“小纽扣”也有大市场,年产值可超150亿元。
一根小拇指状大小的金属条,放进高精密数控机床中,1分钟后就成了一颗颗光滑锃亮的“小纽扣”——这就是芯片的基底。经过研磨、抛光等预处理之后,这些基底会被送到楼上的“超净车间”,经过自动分拣、清洗、沉积、光刻、测试等诸多流程,再封装成传感器。
启泰传感科技在浏阳高新区的厂房。
据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压敏芯片可应用于工程机械和轨道交通、民用汽车、消防、智慧城市、石油化工等领域,不同领域对于传感器的要求不同。目前,启泰传感专注于智慧城市和交通轨道领域,下一步规划就是将进军汽车智能传感领域这个巨大的市场。
通过十三年的不懈努力与深耕坚持,启泰传感将异质膜关键工艺与技术之率先应用于金属基底压敏薄膜芯片的生产,使之大规模工厂产业化,填补了我国工厂规模生产线的空白,为高端应用领域压力传感的国产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关键技术和工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其所建立的自动化生产线也完全自主设计。
接下来,启泰传感科技将聚焦“产业项目建设年”和“营商环境优化年”两大主题,全力构筑产业、创新、人才、政策等多链融通的产业生态,形成集群发展,致力打造全国一流的“中部芯谷”,实现产品技术和质量新突破,让“中国芯”成为垄断国外企业的利器。
來源丨大公網湖南
記者丨曾盼明
相关新闻
启泰传感科技,金属基压敏芯片专业制造商
周一 至 周五 8:00-17:00
周一 至 周五 8:00-17:00
Copyright © 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湘ICP备1902260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沙
支持IPV6、IPV4双栈访问
Copyright © 湖南启泰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湘ICP备19022602号-1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长沙
-
-
-